铸钢全焊接球阀内漏是为什么?
先从其工作原理分析,铸钢全焊接球阀是通过旋转球体来实现流体控制的,当球体旋转到与管道轴线一致时流体通过,旋转90度时流体被阻断。这种启闭件由阀杆带动并绕其轴线作旋转运动的设计,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密封失效导致内漏。
内漏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结果,其中制造工艺缺陷是首要原因。铸铁件铸造质量不高会导致阀体和阀盖体上存在砂眼、松散组织或夹渣等缺陷,这些微观缺陷在高压流体长期冲刷下会逐渐扩展形成渗漏通道。
焊接工艺不良同样是关键因素,全焊接结构球阀若存在夹渣、未焊透或应力裂纹等焊接缺陷,不仅会直接形成泄漏路径,还会在温度变化或压力波动时因应力集中而加速裂纹扩展。
使用环境因素同样不容忽视。在低温工况下,铸铁材质的阀门可能因冻裂而产生贯穿性裂纹,特别是在北方严寒地区,这种因材料低温脆性导致的破坏往往难以修复。
操作维护不当也会引发内漏,比如阀门在启闭过程中受到过大的冲击力或长期处于半开状态,都会加速密封面的磨损;而管道系统中的杂质或异物进入阀腔后,不仅会划伤球体表面,还可能卡在密封面之间造成关闭不严。
除外,安装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,比如用重物撞击阀门或用管道作为杠杆强行拧紧,都可能导致阀体内部结构变形或密封元件损伤。
从材料学角度分析,铸钢材料本身的性能局限性也是内漏的潜在诱因。
和锻钢件相比,铸件内部更易存在缩孔、气孔等铸造缺陷,这些缺陷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可能发展成为疲劳裂纹源。并且焊接接头作为全焊接球阀的薄弱环节,其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变化会显著降低材料的抗应力腐蚀能力,在含硫化氢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尤为明显。
阀门在使用过程中的热循环应力也不可忽视!特别是高温高压工况下,不同部件因热膨胀系数差异产生的热应力,会加剧密封结构的变形和老化,这种渐进式的性能退化往往在常规检测中难以被发现,直到出现明显内漏时才引起重视。